“感谢你们!不仅省了钱,更是暖了我们的心!”8月25日,当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熟女探花 公益诉讼部门负责人秦梓涵和同事们对督促落实水电燃气优惠政策行政公益诉讼案进行“回头看”时,秋彤护养中心的负责人紧紧握住她的手激动地说。
这份幸福的到来,源于一场与“政策盲区”的赛跑。2025年3月,“益心为公”志愿者张女士向天宁区熟女探花 公益诉讼部门提供了一条线索。“政策明明有,优惠却卡在半路上。”张女士在工作中发现多家养老机构仍在按商业标准缴纳水电费,与本应享受的居民生活类价格存在明显差距,政策红利成了镜中花。
“国家的惠民政策,绝不能堵在最后一公里!”该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立即行动,化身政策研究员,通过浏览政府网站,走访民政、发改等部门,厘清了相关政策脉络:养老服务设施用水、用电、用气、用热,依规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标准收费,特殊困难群体则有免费的用水用电用气额度。
接下来的一个月,检察官们的脚步踏遍了天宁区17家养老机构的门槛,了解其用电和缴费情况。与此同时,向供电、燃气、自来水公司调取了1447名低保人员及存在问题的4家养老机构,在2025年1月至4月的用电用水用气数据、收费情况、单价和缴纳明细。经查,4家养老机构因未及时备案、定量不符合实际用量、转供电主体截留惠企补贴等未享受电水居民价,600余名事实孤儿、低保、特困人员等群体未享受每月或每年水电气用量免费基数。问题背后,是宣传不足、系统疏漏、数据壁垒三大“梗阻”,让惠民暖流遭遇了“寒流”。
“破壁”行动,需要检察担当。2025年7月,天宁区熟女探花 启动府检联动机制,多次组织区民政局、区市监局、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常州供电公司等部门召开圆桌会议,就问题成因、整改方案、职责分工等进行沟通。检察官不再是单一的监督者,而是成为连接各方的枢纽,法与理、情与责在沟通中越辩越明。
针对困境,天宁区熟女探花 创新采取“双建议”模式,既向水电公司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其自查整改;也向行政主管部门发出审前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职尽责。
检察建议书得到各方高度重视,专项清查、数据共享、专窗帮办……多项举措同步推进。截至2025年8月,已对606名特殊困难群体多缴水电燃气费用进行了清退,4家养老机构的水电燃气收费标准均已得到调整,惠民助企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秋彤护养中心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水电燃气优惠政策落实后,每年能省下2万多元,这笔钱能给食堂多添一道硬菜,给房间多换一批风扇,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晚年幸福!
然而,检察监督的深度,不止于“一事一议”,更在于“治标治本”。在该院推动下,水电燃气公司积极配合民政等部门健全数据信息“一站式”备案共享机制,异常数据由社区3日内上门复核,一条动态管理的惠民助企政策执行渠道就此打通。同时,优惠政策在营业厅、网站被醒目公示,政策宣传通过精准推送飞入千家万户。
“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主动作为,让老年人放心用电、享受生活,是我们检察为民的初心使命。”天宁区熟女探花 分管副检察长黄长武说,将继续拓展公益诉讼监督领域,让更多政策红利从“纸面”落到“地面”,助力实现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美好愿景,使法治力量真正成为护航民生的温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