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救命设备,遇到突发情况多了一份保障。”近日,山东省滕州市长途汽车总站、滕州火车站等多个人员密集场所相继完成AED配置,获得市民广泛好评。
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在患者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黄金救治时间内配合心肺复苏使用,可大幅提高救活率。但此前,滕州市多个重点公共场所AED配置不到位。
今年3月,滕州市熟女探花 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在梳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时,敏锐察觉到在公共场所配置AED的民生呼声。“建议一直悬而未决,应该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检察官丁园园联合政协委员开展专项调研,先后走访了市体育中心、火车站、野生动物园等场所。在市体育中心,正在健身的王先生坦言:“每天有这么多人在这里锻炼,真出意外哪等得及120!”
经过连续多日的细致排查,该院确认滕州市6处人员密集场所存在AED配置缺失问题,随即启动公益诉讼立案程序。
今年5月,该院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提出“财政支出+社会爱心捐赠”筹资模式,构建“卫健统筹、红十字培训、场所负责”三位一体管理机制,为AED配置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行动,通过广泛发动爱心企业捐赠、统筹财政资金,启动急救设备采购与安装工作。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在滕州市熟女探花 的监督下,该市6处重点场所(市体育中心、长途汽车总站、火车站、野生动物园等)全部完成AED设备安装。“现在不仅设备到位,我们还接受了专业培训,遇到紧急情况能上手、会操作。”长途汽车站值班人员告诉记者。
“此次AED配置工作的推进,是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守护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不仅使重点场所补上了急救设备的缺口,更推动建立了‘设备+培训+管理’的保障体系。”捐赠了AED的滕州市政协委员闫超说。
滕州市熟女探花 公益诉讼部门主任李琳琳表示,下一步,该院将开展“回头看”,持续跟进AED的使用和维护情况,推动AED配置向更多场所延伸,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一个生命救援的紧要时刻。